English

声音

2000-11-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王洪波 我有话说

科普一词该作古了吗?

近年来,对科普概念和观念的反思成为科普界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公众理解科学”等新理念的引进和日渐深入人心动摇了科学普及这一概念的统治性地位。本月7日,在国际科普论坛分场讨论会上,北京大学教授、优秀科普图书《科学的历程》的作者吴国盛发表了题为“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的演讲,建议用“科学传播”取代“科学普及”一词作为整合性术语,以规范学科建设,规范这一行业的管理体制。吴国盛的提法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9日上午的讨论会上,葛霆先生首先发难,对吴国盛的观点表示质疑,讨论不久即进入一种“混战”状态。

吴国盛在发言中指出,科普概念主要强调科学知识的普及,其过程是单向的,隐含的一个意思是,科学技术都是好的,都具有正面价值,使用这一概念产生的负面效应是明显存在的。科学传播概念特征包括:强调双向互动;是一种文化建设活动;科学传播过程是科学与人文交互融合的过程。他认为,现阶段,我国已经存在着一个庞大的科学传播行业,其中包括:科学传播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政府人士)、运用媒体或其他方式从事科学传播的工作者、科学普及创作者。过去在“科普”的名下,人们通常只把第三类当作科普工作者。其实,科学传播的主体主要在第二类。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戏剧、电影等媒体和文艺团体,从事与科技有关的报道、评论、演绎工作,是科学传播业的主力之一,从事这些行业的人群的科学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科学传播事业的成败利钝,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葛霆先生则针锋相对地提出,认为传统科普观念过时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危险的。他认为,将ScienceCommunication翻译成科学传播本身就存在问题,因为Communication的意思是交流和沟通。使用这一新词,有可能造成混乱、误导大众,最终损害科普事业。他说,不断推出新名词,其实是科研界一个不好的风气。江苏教育出版社喻纬认为,改变说法实际上隐含了对传统科普的否定,而把普及科学精神的新科普放在了过高的位置上。他认为,传统科普的成绩不容否定,其价值也应该得到认可。他反对某些人从概念到概念,高高在上,对科普进行不着边际的思辨性议论。

苏湛矛头直指叶永烈:他的科幻小说只能骗小孩子

今年,著名作家叶永烈重出江湖,完成科幻小说《小灵通三游未来》,引来媒体和公众的一片喝彩声。不过,在日前举行的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关于科幻创作的研讨会上,新生代作家、还在北师大物理系学习的苏湛却不惧叶永烈的名气,大胆批评叶氏科幻的缺陷,说叶的科幻作品只好骗小孩,他还是更适合写传记。

苏湛指出,叶氏作品,主题与情节都过于简单,读来寡淡无味,可能更适合初中以下读者层。而这是由当时对于科幻小说科普化和儿童文学的定位决定的。以这种作品作为科幻文学的代表之作,一提科幻莫不想到《小灵通》,实乃中国科幻的一大悲哀。苏湛认为,叶永烈的作品无一例外地,以描述科学技术为生产生活服务为目的。但其中也有涉及国防建设和间谍战的,描写了中国科学家的铮铮铁骨,和中国军警的智勇双全,不过对于假想敌的智商估计得未免过低,因此精彩性大打折扣。这与当时批量生产的许多“抓特务”的小册子缺点是一样的。大概那是当时流行的写法,但现在只能骗小孩。不过现在的孩子都是看《007》长起来的,怕也不好骗。

苏湛是70年代、80年代初出生的极其年轻的一代,他对叶氏科幻不以为然大概表明了他们这一代人对科幻的理解和阅读趣味已大大改变。不过,少年意气的苏湛似乎也并不缺乏风度和老成,他在发表以上言论的同时,仍推崇“叶先生是前辈高人”,而自称“学生我”,并且认为叶永烈关于间谍战的作品,在科学内容方面确有超越同题材主流文学之处,其中的英雄主义成分对于现今的小孩子颇有意义。

科普出版面临十大转变

日前,河北大学出版社韩建民副总编在科普论坛期间发表演讲指出,由于社会、科技和书业的转型,科普出版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他将这种变革概括为10个方面:1、科普对象从主要面向青少年转向社会各阶层;2、科普内容从单纯的专业知识介绍转向科学与人文结合;3、科普目的从单纯的普及科学常识转向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科学方法;4、科普出版物的体系结构从静态转向动态;5、科普出版从国内作品为主转向国内与国际并重,大量引进国外优秀科普读物;6、从无图科普转向有图科普;7、科普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从俯视式转向交互式;8、从单纯策划选题转向策划市场;9、科普的载体从单一的纸介质转向多媒体;10、科普出版物从读者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韩建民特别强调了从单纯策划选题转向策划市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认为,正像媒体和有关人士所指出的,近年来科普图书销售情况某种程度上呈现“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他认为,开拓科普图书的市场可以先从营造小环境做起,策划图书不但要考虑选题、作者、内容等问题,而且要考虑目标市场,加强发行、营销的策划,以市场为龙头开发图书选题,使科普书实现不但叫好而且叫座的飞跃。

中国科幻呼吁“松绑”

中国科幻为什么繁荣不起来呢?日前,成都科幻作家柳文扬对此作出了全新的回答。他认为,来自各个方面的束缚太多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特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过早制定规则;二、过早谋求利益。

柳文扬指出,在今天人为制定的科幻规则中,有三条是最重要的:第一,我们要“科幻”小说,不要“幻想”小说;第二,只有“硬科幻”才是真正的科幻;第三,我们要“中国特色”的科幻。前一阵,人们在BBS上讨论美国“星云奖”获奖短篇《你家窗口的死孩子》是不是科幻小说,结果是“不是”,推论是“作者与编辑都是弱智”。用人家那里传入的科幻标准去否定人家的科幻创作探索,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柳文扬认为,对什么是科幻,现阶段不必搞得很清楚,有个大概的定位就可以了,这样有利于创作上的多种尝试。至于“软”、“硬”之分,我们更不必死抱着不放,我们应该学习欧美,但首先应该学习人家的勇于探索,而不是学了人家的教条来束缚自己的手脚。对于“中国特色的科幻小说”,柳文扬提出,中国特色是应该有,但不能概念先行。

柳文扬认为,急于从科幻中谋求利益也是我们的一大毛病。这表现在,书商为了牟利,大出劣质科幻书刊,结果是严重损害了科幻的声誉。自从高考语文试题的风波之后,科幻曾红了一阵子,这个现象也是不好的,也是一种谋求利益。人们没有把科幻当作小说,而是当作了其它的东西。最近,有的作者和评论者还在宣讲“科幻小说应该普及科学精神”的论点。柳文扬说,科幻小说只是小说,何况中国的科幻还是一匹未成年的小马,还是不要让它驮上太重的行李吧!

方舟子:互联网对中国科学普及的影响

11月9日,方舟子在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上作报告,阐述了其对网络科普的见解和体会。他认为,互联网对中国科学普及的影响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内科普作者、记者和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国外资源,检索资料和询问国外专家学者;海外华人学者通过互联网阅读国内报刊,激发、加强了对国内形势的关注;互联网上丰富、便利的资料库和多媒体教育和即时、迅速的传播渠道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强大工具;可以将网下的争论搬到网上来,充分发挥网上的言论自由优势,进而再反馈到网下,形成网下-网上-网下的互动,实行网上的舆论监督。

他以自己主持的新语丝网站为例来说明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舆论监督。他介绍说,在1999年4月,新语丝率先从科学理性的立场,在网上批判法轮功,发表“声援何祚庥院士批判法轮功宣言”,征集到1400多名海内外华人知识分子的签名。今年8月,新语丝率先揭露“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的浮夸、虚假,向中国媒体发表了公开信,征集到90名海内外生物医学专家学者的签名。这样的批判,在网上进行更为激烈、有效,而这种大规模的签名活动,也只有通过互联网才能方便地进行。自今年起,新语丝网站设立了“立此存照”栏目,主要用于揭露国内媒体在科技方面的报道之浮夸、虚假,已收集了数十条。影响较大的,除了“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还有南开大学杨池明“主任”的“疯牛病研究”、“哈佛最年轻的教授”夏建统、武汉苏洪国“酒变油”等等,都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

方舟子指出,如何建立网上的权威科普机制,产生读者能够信赖、依赖的权威科普网站,需要进一步探讨。他特别推荐了几个专门从事科普的民间网站:“新语丝·科学专辑”(www.xys.org/pages/science.html、www.xys2.org/pages/science.html)、“三思言论集”(www.myscience.com.cn)、“五柳村”(sltao.home.sohu.com)、“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http://www.csc.pku.edu.cn)、“中华读书网·科技频道”(www.creader.com/zzzx/kjzz.asp)。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